王莽和武则天,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本 文 约 5200字
(资料图片)
阅 读 需要 14分 钟
古代儒家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说法,君王要一统天下,必先“正名”。因此,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政区地名。但若要论历史上热衷于改弦更张的君王,新朝皇帝王莽和武周开国君主武则天,绝对是不分伯仲的“改名狂魔”。
王莽登基后,就立即改国号为“新”,把刘邦设置的长安县撤销,换名为”常安”。为了竭力营造出“四海一统”的政治升平假象,王莽在当时只有北海、东海、南海三郡的情况下,派人诱使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卑禾羌部落献地称臣,在其地盘上硬生生凑出了一个“西海郡”。如果不是新政推行失败,王莽或许得把全国地名都改一遍。
武则天自唐高宗死后,便开始积极地布置她临朝称制、改朝换代的格局,尤其执着于改年号。从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至公元705年退位的二十多年间,武则天使用过的年号就有19个,平均下来几乎每年更换一次,甚至有的年份一年改了两次,打破了历代皇帝执政期间改年号的纪录。
武则天像。来源/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而王莽和武则天更改的名字还远不止这些,二人在地名、官制、年号、尊号等许多方面别立系统,渐改政制。表面上看,王莽和武则天多少都有些热衷形式主义的“任性起名癖”,但这些名字称呼的变化,恰巧体现了他们千方百计巩固国朝统序的手段。
王莽改名:精致的表面文章
初始元年(8),王莽接受西汉末帝孺子婴的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篡汉”。在此前后,他依托《周礼》《国语》《左传》等典籍记载,假借复兴三代,全面推行了一套极富“周制”气息的新政,对国家官制、田制、币政、度量衡、地方治理、财赋税收、民族关系处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幅制度改易,后世称“托古改制”。
王莽画像。来源/浙江图书馆《中国历代名人图像细览》
在大规模改变行政建制的同时,王莽对政区地名也随心所欲地乱加改变。光从数量上看,汉平帝时的103个郡国,王莽称帝后改名了70多个,占郡国总数的70%以上;1587个县级政区之中,王莽改名的有475个,接近三分之一,加上王莽新增的600多个县,粗略统计,当时全国县级政区改名的比例不会低于一半。
王莽的地名改易,在形式上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逢“武”改“桓”——武城改桓城、广武改信桓、阳武改阳桓、原武改原桓、武安改桓安、南武阳改桓宣;逢“陵”改“陆”——江陵改江陆、阴陵改阴陆、阜陵改阜陆、阿陵改阿陆、于陵改于陆;逢“临”改“监”——临晋改监晋,临颖改监颖,临朐改监朐。后世猜测,或许是因为“武”“陵”二字有刚武霸气和王气之意,“临”字有居高制下之意,令王莽心生忌讳,所以将其改动,一律“软”下来。
借阴阳五行说,是王莽“正名”的另一种手段。他大肆宣扬“符命”,也就是自然或人为的特殊现象,用“天命”“瑞应”等迷信之说来证明他当天子的合理性。平帝末年,有人奏报一平民孟通在挖井时挖出了一块石头,上圆下方,上面写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萍为皇帝。”这就是王莽的爪牙伪造的一项“符命”。从此以后,王莽共得到五花八门的“符命”四十多样,因此在称帝后,他特派十二个大臣颁布“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为了应验“符命”之数,王莽以天的360度圆周为度,硬生生把360个郡县改名为“亭”。例如濮阳县改名“治亭”,赵国改名“桓亭”,济阴郡改名“济平亭”,平原郡鬲县改名“河平亭”。原本的郡、县二级行政建制,为了应合“符命”变得混乱不堪。
国宝金匮值万。青铜质,“国宝金匮”分布在上部形如方孔圆钱处,“直万”在下部的方处,文字近王莽钱文风格。关于其用途,有不同说法,一种认为是王莽的货币,古泉家多持此观点;一种认为是“以副符传”的“符节”,“金匮”就是“金匮石室”的“金匮”,经史家多持这种观点。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莽所建的王朝国号为“新”,所以他对新字怀有特殊的感情,在更改地名时大量使用美化“新”字的词汇代替原来的地名。州郡级的如益州改名“就新”,汉中郡改名“新成”,西河郡改名“归新”,苍梧郡改名“新广”,信都国改名“新博”等。县级的如汝南郡,一郡之内就用了六个美化“新”字的县名:阳城县改名“新安”,新息县改名“新德”,西平县改名“新亭”,新郪县改名“新延”,新阳县改名“新明”,成阳县改名“新利”。其他的还有汉阳改为“新通”,安汉改为“安新”,信都县改名“新博亭”,武功改名“新光”……把“新”字与褒义词结合起来,寄予了王莽让新朝广、博、利、通、伟大无比的祈愿。
王莽篡汉后,自以为在他的统治下到处一片升平气象,所以在更改政区地名时大量采用粉饰太平的吉祥词汇,把众多的郡县改称“信”“治”“安”“顺”“平”等,实际都是以赋名的手段来“正名”。“安新”“归新”“顺成”“乐信”等地,理所当然地听命于他的统治,通过“善治”“思治”“清治”“严治”,人民就会“常安”“乐安”“卑顺”“宁顺”,新朝就会“守平”“昌平”“延平”“长平”……这些改动无不寄托着王莽江山永固、天下太平、年丰人寿、儿孙满堂、文治武功等各方面的政治理想。
新朝鎏金“中国大宁”铜镜,镜外缘篆书铭文“中国大宁”等53字,表达天下统一安宁的愿望。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王莽的心目中,汉朝已成了过时之物,所有“汉”字地名都应改旗易帜,诸如“安汉”“广汉”,改为“安新”“广信”。刘邦的龙兴之地也必须改名,刘邦的老家沛郡改“吾符”、丰邑改“吾丰”,刘邦的封地汉中改“新成”,刘邦的决战之地垓下改“育成”。就连汉朝重臣的封地也被王莽改了个遍,如酂县(萧何封地)改“赞治”,淮阴(韩信封地)改“嘉信”,曲逆(陈平封地)改“顺平”,平阳(曹参封地)改“香平”,城阳(刘章封地)改“莒陵”,魏其(窦婴封地)改“青泉”,可谓费尽心机。
当然,要长治久安、天下顺平,仅靠一道政令不行,还须施之以“监”,展之以“武”,“讨”之、“伐”之、“摧”之、“除”之,尤其是对周边少数民族,王莽更是含有污辱意义的蔑称来改变边郡的地名。例如陇西郡改为“厌戎”,天水郡改为“填戎”,都是镇压少数民族的意思。云中郡改为“受降”,长沙国改为“填蛮”,宣武县改为“讨貉”,蓟县改为“伐戎”,阴平道改为“摧虏”,曲江县改为“除虏”等等。总之,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无一不在王莽镇压之列。自汉武帝以来渐趋和谐的民族关系,至此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由此可以看出王莽大权在握之后意图宰割天下的自负。
王莽在地名改易上的举措,无不是为了尊显王权、抹除天下臣民的西汉记忆,追求万象更新的开朝气象。但行政区划的武断割裂和地名称谓的朝令夕改,非但没有让他如愿以偿,反而为同时期的国家治理带来极大混乱。王莽新政失败后,许多地名都变了回去。
武则天改名:展现天随人愿
武则天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开始,就主张“时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适于事”,她认为时代既已改变,便不必遵循陈旧的方法,应按照新创的标准进行变革,以适应当时的需要。
武则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离李唐的都城长安,迁都到原来的东都洛阳,并将洛阳命名为“神都”,同时将皇宫改名“太初”。随后,武则天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制活动:将旗帜改为金色,将尚书省改为文昌台,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一切政权都要换个新气象。武则天也改了地名,她把自己的祖籍老家并州文水县改名为“武兴县”。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把倭国改名为“日本”,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武则天拆除紫微城之正殿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号“万象神宫”。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武则天还创造了十几个文字,她用“埊”字来代替“地”字,意在用山、水、土表示大地;用“圀”字来代替“国”字,将八方朝拜、天下一统视为国家的象征;用“曌”字来代替“照”字,有日月凌空、普照万物的本义,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武曌”,暗含了武则天称霸宇内、统御天下的野心。不过,由于这些新造字过于复杂,带有很强的形式主义意味且流通性弱,后世都没有流传下来。
垂拱四年(688)五月,还是皇太后的武则天创尊号之制,以示自身的无上威仪和尊荣,她给自己取的尊号是“圣母神皇”。所谓“圣母”就是皇帝唐睿宗的母亲,而“神皇”的意思就更昭然若揭了。当然,武则天给自己封尊号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必然要找点由头。就在一个月前,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时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凿了块白石,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对外宣称这块瑞石是从洛水里挖出的。武则天将这块石头命名为“宝图”,召集群臣集合于神都,祭祀上天以表感恩,并接受“圣母神皇”这个尊号。
后来,武则天篡唐天下,另立新朝,当然要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君临天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与男性帝王无异,以周代唐、统治天下是上应天命,她屡屡改易自己的尊号,从“圣神皇帝”到“金轮圣神皇帝”,再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她不断以天命思想和佛教中的转轮王思想来宣扬自己的统治。
慈氏是弥勒菩萨名,越古即超越古代之意,武则天“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这个尊号可以说已经把自己神化到了菩萨之位。但没想到,这个尊号刚立不久,祭典圣地明堂一天夜里忽然失火,大火一直烧到天明,宏宇尽烬、尺木未遗。武则天甚是惶恐,视之为神谴,便自去“慈氏越古”称号,改封“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元“天册万岁”,向上天俯首,表明皇位乃上天册封,不敢再行僭越。
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传说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来塑造的。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在改尊号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武则天便把改年号玩出了花样。中国古代王朝每当新的皇帝即位或新的朝代建立时,年号会随着更换,即所谓的改元。但是,在武则天称制的时代,年号的更改却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来得频繁。从690年称帝到705年退位,武则天当皇帝的15年中竟用了13个年号。
从表面上看,这些年号与符瑞有密切关系,有的充满了吉利祥瑞的语意,例如光宅、永昌、天授、如意、神功等;武则天先后登上泰山(666年)和嵩山(696年)封禅,也要改年号来纪念盛事:“乾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有些年号也反映出武则天晚年渴望长寿的强烈心理,例如长寿、延载、天册万岁、久视、长安等。如此繁多的年号,在一定程度上会令人感到混乱而难以适从,但武则天频频改元,是具有其政治意义的。
泰山封禅,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为:“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可见对于古代帝王而言,泰山封禅具有重要的政治目的和象征意义。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仙翁庙壁画描绘了唐玄宗泰山封禅的场景。摄影/郭中海,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封建王朝改元是一件不简单的事,通常要下诏“赦天下”。赦天下的赦诏内容,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一般包括赦免罪犯或逃亡者,减除租课和徭役,或追尊武氏列祖,或恩奖文武百官,或体恤百姓,或颁布敬老政策……由此可见,伴随武则天改元所做的各种内容的“大赦”,实际上不外是一些缓和人民与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争取人民对新政权更广泛支持的改善民生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武则天频频改元,除了求取祥瑞的好兆头外,当然脱离不了这种政治企图。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周时代,武则天在变换年号中不断膨胀自己的权势。
当然,我们不能不论,武则天改元大赦天下,减免徭役租税,赦免罪犯逃户,鼓励他们重回土地从事农耕等种种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不安。无论是改尊号,还是改年号,武则天一方面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祈福祝愿,寄托祥意,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制造政治舆论,减少来自外界的阻力、以慰自心。
无论是王莽新朝改制,还是武则天武周变革,他们改名范围之广、次数之多,实为历代所罕见。其中许多所谓的“改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统治欲望、巩固政权。随着他们政权的倒塌,大部分新的称呼、地名、造字都没有被后来的朝代沿用。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更改名字要注意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忌把主观愿望当作客观规律,轻率地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曹金华:《王莽改易地名之基本规律与政治倾向》,1991。
[2]徐鸿修:《秦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更改地名的比较》,1997。
[3]李志贤:标新立异别有意图——论武则天的“改制”,1997。
[4]邢艺譞,李建雄:《地名改易所见王莽时期的民族问题研究》,2017。
[5]张亚凤:《新莽时期的行政区划与地名改易研究》,2016。
END
作者|关禾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李栋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国历好物
国家人文历史再出好书
纵览华夏三千年的朝局动荡
俯瞰从商到清的中国政治兴衰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现场↓↓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